数字水泥:水泥企业需先谋后动,精耕细作

发布日期:2008-08-07
 
 
 
    据数字水泥网数据,今年上半年,全国水泥产量64,805万吨,同比增长8.7%,增速同比减缓7.3个百分点;但水泥行业利润达到了84.1亿元,增长65.4%;同时,水泥价格走出低谷,重点建材企业水泥6月份平均出厂价为305元/吨,比上月上涨10元/吨,同比上涨21元/吨。
    水泥行业能有这么好的发展势头,来之不易。主要得益于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国家在政策上给水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政策上、资金上、市场上给予了倾斜,实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竞相收购,培育造就了一批有实力的大企业集团。水泥企业大集团的快速成长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国际实业资本、金融资本进入我国水泥业,提升了我国水泥产业的整体水平。
    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我国水泥行业兼并重组不断增多。通过大规模的整合,水泥的龙头企业们也走过了企业发展第一个阶段,即是“市场份额即利润”,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市场份额的增加就是利润的提升,因此,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外延扩张不断努力的提高市场份额,就像是跑马圈地,扩大自己的地盘。
通过前一阶段的扩展,水泥行业的格局发生的重大的变化。全国10大企业的集中度由05年的15.2%提高到07年底的18.8%,而部分地区(如山东)山水和中联两家的新型干法熟料产能占到了全省的60%以上。可以说在跑马圈地后,龙头企业基本确定了各自得发展区域,同时对区域市场的控制力也得到增强。
    龙头企业正在向第二阶段发展过渡,即“精细化营销“,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发掘企业原有市场份额的潜力,通过内涵扩张来达到提高市场份额的目的。
    但是从目前的观察来看,我们的企业似乎还没有清醒的认识和完全适应这种转变,而是沉浸在扩张的冲动中。一些企业似乎不满足自己的区域市场,也不愿意去深耕和挖掘现有市场的潜力。更多的企业瞄准的是当前价格较高地区,认为高价区能更容易的获取高额利润,于是不惜代价,某些企业甚至是放弃原有的区域市场来打入高价区。导致的结果是企业现有的区域市场没有保护好,新进入的市场等待他的是更为惨烈的价格竞争。
    同时在最近召开的全国水泥协会秘书长联系会议上各地区的秘书长都表示,当前企业在扩展自身的产能时不注重市场的调研,对市场的需求没有量化的概念,只有一个模糊而笼统的想象空间。区域内企业谁都不知市场的到底有多大,也不分析研究同一区域的其他企业的可能扩张。大家都拿着一个模糊的数据说事,认为可以通过快速的把生产线建成投产,就可以占据市场主动。这就往往是生产线建成投产后才发现市场的供给已经大大高于需求,不得不再次陷入低价抢市场的局面。
    水泥行业发展到现阶段,内外部环境都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外部能源价格的高涨,煤电成本占到总成本的比重越来越高,使水泥企业自身能够控制的成本因素在不断弱化;内部的技术结构调整和组织结构调整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水泥企业只有清醒的认识到这种变化,摒弃原来的粗放铺摊子的做法,适时地调整发展模式,认真科学的研究分析市场,先谋后动,精耕细作,才能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获胜。
(来源:数字水泥网)
责任编辑:manager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