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干法水泥发展的喜与忧

发布日期:2008-01-03
 
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 昃向祯
 
本人曾在2005年发表《要重视水泥工业的合理布局与合理规模》一文,就当时新型干法(以下简称“新干”) 生产线发展大好形势下隐含的问题谈了个人看法。指出:存在“两种倾向、四个误区”。两种倾向:一是非理性的盲目“追星”,造成布局上的“扎窝”;二是不切实际的盲目扩张,造成规模过大、过早或市场供过于求。四个误区:即水泥消费“拐点”的误区、行业“集中度”的误区、熟料“基地”的误区、水泥“出口”的误区。时至今日如何?本文仍就水泥布局和规模问题再提些看法。
喜:从全国看“新干”发展形势喜人
    在国家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指引下,尤其2006年国家发改委下发了《水泥工业产业政策》和《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之后,水泥工业加快了结构调整步伐,“新干”步入了快速、健康发展轨道,形势喜人。近几年来,“新干”水泥比重逐年递增,截至2007年6月底,全国“新干”生产线已达748条(熟料产能55 612万吨),水泥产能72 296万吨,约占水泥总产量的53%。近几年“新干”水泥比例变化见表1。
    但东、中、西三地区“新干”发展不平衡,2006年东部地区的浙、皖、苏“新干”比重已分别占90%、71%、55%;而中西部地区的湘、川、黔“新干”比重分别仅为:24%、21%、20%。不过今年以来,己加快了“新干”往中西部转移的步伐,上半年东部地区新开工的“新干”项目占全国比重为16%,而中部地区则为61%,西部地区为23%。
忧:“新干”发展中的种种隐忧
    在大好形势下,背后也潜伏着令人忧虑的问题,有许多现象值得引起关注。
    浙江水泥业绩瞩目 负面影响也不小
    现在流传一种说法:“世界水泥看中国,中国水泥看浙商”。说“水泥浙商的发展可谓是风生水起,无论是产能规模,还是市场分布,浙商都在水泥行业内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不错,“水泥浙商”的业绩确实令人刮目相看。然而过分夸大“水泥浙商”的正面作用,而勿视它的负面影响,就不是那么实事求是了。
    浙江省水泥结构调整取得的成绩是全国公认的,在全国各省、自治区中树起了一面旗子,它占全国 “四个第一”:淘汰小水泥力度第一;发展“新干”速度第一;“推散”比例第一;省外扩张发展投资第一。但这些成绩的取得不能全归功于“水泥浙商”,与省政府相关部门的宏观调控和积极努力密不可分。大家知道,在淘汰小水泥和推广散装水泥方面,省相关部门是下了大气力并付出相当代价的。
    那么“水泥浙商”究竟有什么负面影响呢?笔者认为有两条:一是“扎窝”式的重复建设,造成省内布局失控;二是省外投资项目存在短期行为,有的没有自备矿山,靠民采供应矿石,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从浙江省内水泥工业布局看,全省81条“新干”生产线,有67条集中在湖州(19)、杭州、(17)、衢州(17)、金华(14)四市,其中5 000t/d生产线15条,2 000~2 500t/d 27条,熟料产能5 223.5万吨,占全省“新干”熟料总产能(6 020.2万吨)的86.77%。2006年四市的人口1 627.68万人,占全省人口(4 980万人)的32.68%;四市面积4.22万公里2,占全省面积(10.18万公里2)的41.45%;四市GDP、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5 814.33亿元、
2 718.57亿元,分别占全省(GDP15 6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 593亿元)的37.15%与35.80%;水泥人均占有量3.69吨/人,是全省人均占有量(2吨/人)1.85倍,是全国人均占有量(0.94吨/人)的3.93倍。
    在一个能源高度紧缺的地区,集中这么多生产线,不是自掘坟墓,也是自讨苦吃。实事上,高成本、低售价,己使得某些企业在激烈竞争中苦不堪言。从近两年来杭州市场水泥价格的变化,可以发现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5~30元/吨(详见表2)。
    并购风潮中外商“掐尖” 国企“饥不择食”
    在企业重组和并购风潮中,有两种现象值得关注:一种是如中国建材报记者张红所说的静悄悄地“掐尖”式并购;另一种是“轰轰烈烈”的并购。前者多为跨国公司水泥“大鳄”或国际金融机构;后者多为国字号公司。两者有何不同?似乎前者更重效益,后者更重形式。所谓“掐尖”式并购,就是选择国内尖子企业,注入资本以获取丰厚利润,或者通过参股、控股以控制市场。例如摩根士丹利(MS)、国际金融公司(IFC)注资山水、海螺;豪西盟入股华新;海德堡携手冀东;拉法基并购重庆、腾辉、双马等,无一不是从上述目的出发的。他们很少选择那些需要救助的企业,去做扶贫、济弱的善事。我们有些国字号企业也想通过并购重组机会,尽快作大作强。但是他们很难或很少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强强联合,形成拳头。譬如京津这个大市场,长期处于八方诸侯逐鹿中原的状态,价格一直低迷,却没有一个领军的企业做龙头,通过流通环节来整合市场。我们有些国字号企业太慈善了,往往把那些濒临崩溃的企业招揽到旗下,自觉不自觉地背上了沉重包袱,却忽视了“效益第一”这个基本法则。最近一家国字号公司今年8月份,一举收购了位于浙江嘉兴、湖州、兰溪、衢州地区的九家企业,水泥产能1 500万吨。如果这则消息真实的话,那可真是为作大作强而“饥不择食”了。
    城市化率才是水泥消费峰量的科学依据
    前些年人们都在寻求中国水泥消费量的“拐点”,这两年很少有人提“拐点”了,但水泥消费“峰值”又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可惜,无论人们用什么方法探求“峰值”的大小和出现的时间,统计数字证明,都屡探屡败,数量的增长每每都突破人们的预期。就连国家发改委在《水泥工业发展专项规划》中所预测的2010年需求量为12亿吨、2020年需求量13亿吨的数字也打不住了。因为实际情况是2006年水泥产量已经达到12.4亿吨,2007年突破13亿吨,也必信无疑。那么中国水泥消费峰值何时出现?就变成扑朔迷离的未知数。依个人所见,在我国基本实现70%城市化率目标之前,是很难看清楚的。因为世界各国的国情不同,峰值出现的时间和消费量的关系也不尽相同。但有一共同规律,那就是峰值出现的时间起码在城市化率达到70%以上。表3反映了部分国家(地区)峰值出现的情况。
    2006年世界人口64.4亿,水泥产量25亿多吨,人均占有量390公斤;我国水泥产量12.4亿吨,占世界水泥总产量的49%,人均占有量940公斤,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4倍。我国持续高速增长的经济太神奇了,相信还会继续拉动水泥产量的增长。在这种形势下,将会诱发人们做出过于乐观的估计:中国水泥消费总量的峰值还会更高、出现的时间还会更晚。同时,省一级的总量控制也在“芝麻开花”节节攀高。西部地区有一个与浙江省人口差不多的省份曾这样认为:浙江能搞接近1亿吨的产量,我们的总量控制目标是它的一半,总不过分吧?
    集中度与“集群”混淆后果不堪设想
    集中度是指某一产业在市场中供给者集中的程度,通常用市场中较大企业所占有市场的份额来表示。市场集中度越高,少数大企业所占的市场份额就越高,对市场的控制力就越强。毫无疑问,提高我国大型水泥企业(集团)的集中度是大家的共识,由于我国目前10名企业的集中度还不足20%,为此,国家特别发布了重点支持的60家水泥企业(国家级12家、地区级48家),通过淘汰、兼并、重组,希望到2020年全国企业的总数由现在的5 000家降到2 000家左右,生产规模3 000万吨以上不少于10家,500万吨以上40家。
责任编辑:manager
top